应对金融危机:信息化全面预算捆绑内控的四个理由
来源:中国数字音视网 编辑:数字音视工程 2009-08-07 11:13:02 加入收藏 咨询

所在单位: | * |
姓名: | * |
手机: | * |
职位: | |
邮箱: | * |
其他联系方式: | |
咨询内容: | |
验证码: |
|
金融危机第二波来了,有人议论纷纷。
但也有专家持不同意见,认为金融危机第二波的提法不科学,反而认为是危机本身已经到了第二波,怎么讲?2008年危机主要集中在金融领域,而危机主要高潮时间就是9月15日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的倒闭,引起了华尔街金融风暴以及以后的全球金融危机,这是金融危机的高峰期。现在金融危机还在持续,并没有下降,甚至还在大范转蔓延。有专家认为,这是虚拟经济严重打压实体经济的结果,是实体经济出现危机的表现,也在表明世界经济开始衰退的迹象,所以,第二波危机实际上是实体经济出现危机了。实体经济危机直接将危害到企业生存,企业的竞争力。当前,企业所在的外部经济环境正在恶化,企业生存能力正在接受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拿起信息化科技武器来应对这场没有硝烟的经济战争?是摆在每个企业及企业家面前的难题,我们是以退为进还是以进为退?当前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我们的企业顺利地度过这个难关,除了裁员、合并、降薪、走人等一系列老掉牙的措施之外,企业能否自救或联合自救?从企业内部管理和规划着手,或许,会有出路。有专家指出,企业当务之急是要做好内控,包括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源控制,内部管理控制等,从源头上,为企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强调的是,全面预算是企业实现内控的灵丹妙药,可以说,没有全面预算的科学指导,企业内控的效果很难显现。因此,信息化全面预算一定要与企业内控捆绑在一起,才能够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捆绑?如何落实?如何看到两者捆绑后的效果?笔者带着种种疑问,与北京厚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信息化全面预算管理专家陈龙章先生进行了沟通,以下是沟通记录,节选部分,以飨读者。
问:当前,严格控制预算、降低成本是否成为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首选?
陈龙章: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企业都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力图减小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各项措施中“降低管理成本,缩减开支”成为企业的主流选择,有67.8%的受访人群选择了该项,同时“裁员”、“降低员工薪酬”等短期的应对措施选择的比例也较高,相对来看,像“转变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这样长期的战略性调整则较少的被企业采用,同时“向政府部门寻求支持”也容易被企业所忽视。
严密管控各种经营数据,最大限度的节省开支,减少浪费,调整策略,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这是在经济危机中对企业提出的最好建议。而全面预算管理在公司的经营管理中起着控制费用、降低成本开支,增加收入、目标激励、过程控制及有效奖惩的重要作用,是实现降低成本这一目标最好的管理手段。
问:全面预算管理是不是为数不多能把企业所有关键问题量化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控方法之一?
陈龙章:目前,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意识已越来越强,但在运作过程中,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陡增,内部各项管理的难度日益增大,双向沟通效率低下、利润不断下降难以持续高速成长等问题不断困扰着企业管理者。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一种方法。从最初的计划、协调,发展到现在兼具控制、激励、评价等功能为一体的一种综合贯彻企业经营战略的管理机制,全面预算管理已处于企业内部控制核心地位。正如著名管理学家—戴维?奥利所说的,全面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作为一种管理机制,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对经营所涉及的销售、生产、投资、管理、安全、质量等各种经营指标进行分解、落实责任,并通过跟踪、监控、分析、调整确保既定目标的完成。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打破了传统管理模式的约束和局限,构建了一整套全新的管理运行机制。
问:全面预算管理是不是评价企业内控效果最好的准绳?
陈龙章:从内部控制来说,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促进企业计划工作的开展与完善,减小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预算的基础是计划,因此预算能促使企业的各级责任单位提前制订计划,避免企业因盲目发展而遭受不必要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事实上,制订和执行全面预算的过程,就是企业不断用量化的工具使自身的经营环境、拥有的经济资源和企业的发展目标保持动态平衡的过程。全面预算管理所提供的绩效考核理念与方法,使企业在许多方面的计划有了数量化和货币化的指标,预算作为一种衡量企业发展的准绳,便于实现对企业内部控制各单元实施量化的业绩考核和奖惩制度。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及其员工的日常活动也进行了量化的规范——一个活动目标的准绳,使经营活动有目标可循,从而加强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问:全面预算管理是权力与约束有机的统一,使企业同时保持了创新活力与风险控制能力?
陈龙章: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不仅是一项管理上的创新,更是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体现。
全面预算管理包括战略目标的制定、年度目标的分解、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分析调整、考评奖惩。从战略而言,预算管理是保障战略目标的计划与执行;从经营而言,预算管理是资源的分配与调度,是内部管理的职责划分、权力分配。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企业可明确各个责任主体对企业具体的投入、产出及相关利益的划分,并据此分配相应的资源与调动资源的权力。
通过全面预算分配的权力,不是僵化的权力分配,不是没有约束的分配——而是有条件、有度量的权力分配:调配资源的权力是在满足一定预算条件下的权力,权力的拥有是有条件、讲过程的。
全面预算管理是权力分配的依据、控制的标准,具有全面控制的机制。预算执行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权力控制的管理。因此,预算管理的一个核心价值就在于权力分配与权力约束控制,而这个过程,都是可以通过流程程序进行驱动而相对固化为系统的。
评论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