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让智能家居更安全
来源:数字音视工程网 编辑:merry2013 2013-05-09 06:39:36 加入收藏 咨询

所在单位: | * |
姓名: | * |
手机: | * |
职位: | |
邮箱: | * |
其他联系方式: | |
咨询内容: | |
验证码: |
|
智能家居再加上二维码会成为一个怎样的未来?我想不少智能家居企业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一点通”警务管理系统成就二维码与智能家居“合作史”
近日,据有关消息称,某公司历时两年、耗资300来万,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一点通”警务管理系统,于今年2月,正式装备在全市公安机关。
这个系统有什么用,能带来哪些便利?5月3日中午11点,婺城区鸿发路143号兰溪水果粮油店门口,站前派出所民警张阳毅手拿一部智能手机,对着贴在墙上的二维码简单一扫。很快,一大堆信息跳了出来:房子里住了几人、房东是谁、联系方式、照片,甚至还有图表,画出了虚拟房间,哪层哪个房间都住着谁都一目了然。
那我们可不可以把这个思维扩展一下?让二维码成为智能家居发展的助推利器呢?笔者认为,只要智能家居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二维码设计在智能家居上,就可以实现以上案例所说情况,“智能家居再加上二维码,把安全带回家!”
据该系统相关的研发人员介绍,除了扫描二维码外,“一点通”警务管理系统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群发短信。在权限允许的前提下,民警可以在系统地图任意位置划定一块区域,并向区域内的人群发短信。原来需要走街上门查询的事情,现在鼠标轻轻一点就可完成。
以浙江省公安机关为例,截至目前,已经开发或汇集各类信息系统280个,可利用数据28.3亿条。但各个系统是相互独立的,查询起来并不方便。
该系统的“一点通”警务管理系统把资源进行了整合。整合了交警智能卡口等15个公安业务系统,包括租赁车GPS、社会监控、旧货交易数据,系统后台还内置了复杂的检索、分析环节,民警完全可以实现“傻瓜式”操作。
如今,一点通系统里的标准地址已经有11.63万处,虚拟建房11.55万栋,纳入系统管理的实有人口43.94万人,累计可利用数据资源达5.3亿条。
二维码让“食物”变得“安全”让智能家居变得“省心”
食物对于人们的生活有多重要?我想这个不言而喻,大家都知道,但是近日,据有关公安部披露,江苏无锡公安机关出动200余名警力,打掉一特大制售假羊肉犯罪团伙,该团伙将老鼠肉等冒充羊肉销售至上海等地农贸市场,案值1000余万元,目前警方已抓获犯罪嫌疑人63名,捣毁黑窝点50余处,现场查扣制假原料、成品半成品10余吨。
把老鼠肉“生意”做到千万元级,奸商大把捞金的背后,显然已有无数块鼠肉成了普通市民口中之食。对于这样罔顾他人生命健康的恶行,公安部门当然要严惩不贷。至于那些监管不严的农贸市场,也需要本地职能部门赶紧与江苏警方主动联系,获取信息后及时向公众公开并处罚,以免其一错再错。
据有关消息称,这些所谓的肉类生意,均没有二维码扫描标准,也就是说,这是不安全的。在当今社会,特别是在智慧城市与智能家居同时发展的状况下,这显然是把“智能”、“智慧”二字推向“风浪口”。
食品的安全成为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一部分,二维码将是这部分健康发展的主要因数。
有关专家表示,原材料供应商在向食品厂家提供原材料时候进行批次管理,将原材料的原始生产数据制造日起、食用期限、原产地、生产者、遗传基因组合的有无使用的药剂等信息录入到二维码中并打印带有二维码的标签,粘贴在包装箱上后交与食品厂家。在食品厂家原材料入库时,使用数据采集器读取二维码,取得到货原材料的原始生产数据。从该数据就可以马上确认交货的产品是否符合厂家的采购标准。然后将原材料入库。
然后在经过食品加工,打上相关的二维码标签,那么我们就可以定义为这类食品是安全的,就可以定义为它是有助于智能家居的发展。
结语:
也许很多智能家居企业二维码在未来智能家居的发展中有所觉悟,并开始着手与智能家居与二维码的发展,在此,笔者坚信,不久的将来二维码将是智能家居发展的一大“利器”,它将成为智能家居用户的另类安全。
延伸阅读,解析什么是“二维码”?
二维条码/二维码(2D barcode)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它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
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等特点。在许多种类的二维条码中,常用的码制有:Data Matrix,Maxi Code,Aztec,QR Code,Vericode,PDF417,Ultracode,Code 49,Code 16K等,QR Code码是1994年由日本DW公司发明。QR来自英文「QuickResponse」的缩写,即快速反应的意思,源自发明者希望QR码可让其内容快速被解码。QR码最常见于日本、韩国;并为目前日本最流行的二维空间条码。
但二维码的安全性也正备受挑战,带有恶意软件和病毒正成为二维码普及道路上的绊脚石。发展与防范二维码的滥用正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评论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