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存储发展 NVR PK DVR
来源:公共广播网 作者:windy 编辑:数字音视工程 2011-02-18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询

所在单位: | * |
姓名: | * |
手机: | * |
职位: | |
邮箱: | * |
其他联系方式: | |
咨询内容: | |
验证码: |
|
视频监控的发展带动网络摄像机的兴起,监控存储是视频监控的重要因素。NVR与DVR作为两大监控存储方式,目前颇具非议。 |
做生意的卖什么就吆喝什么,很正常。有人吆喝NVR三年内取代DVR;有人说,DVR在相当时期内不会被取代。
NVR的全称为NetworkVideoRecorder,其核心特点主要体现在字母“N(Network)”上,即网络化特性。
在NVR系统中,前端监控点安装网络摄像机或视频编码器。模拟视频、音频以及其他辅助信号经视频编码器数字化处理后,以IP码流形式上传到NVR,由NVR进行集中录像存储、管理和转发,NVR不受物理位置制约,可以在网络任意位置部署。NVR实质是个“中间件”,负责从网络上抓取视频音频流,然后进行存储或转发。因此NVR是完全基于网络的全IP视频监控解决方案,基于网络系统可以任意部署。
对于NVR,与DVR的第一个区别就是:NVR不可以独立工作、自成系统,NVR需要与前端的IP摄像机或DVS配合使用,实现对前端视频的存储和管理。对于DVR,可以直接连接模拟摄像机进行视频获取、编码压缩、存储和管理,完全可以自成系统独立工作。因此,西刹子认为,DVR与NVR实质是不同的产品类别,具有不同应用场合的适应性,对于中小项目,DVR的成本低、简单易用;对于大型分散性项目,NVR组网能力更强。在目前形势下,前端产品极大丰富,使用率也高,DVR的成熟稳定性使其仍大有可为。NVR不是独立实物,需要与多方面如网络、IPC等配套前行,当IP监控的产品及配套基础逐步成熟,NVR自然份额加大,但是需要一个过程,可能相当漫长的过程。
在实际应用中,NVR的部署是灵活而不受物理位置限制的,也就是说,NVR不受摄像机、编码器及控制中心的物理位置限制,而只要求网络连通就可以了,主要需要考虑网络视频流带宽的合理分配及部署,但从另外角度讲,NVR的部署灵活是基于“网络基础到位”的前提,否则如果算上网络建设,成本较高。DVR由于直接与模拟摄像机连接,物理位置受制于现场设备的布局,通常需要就近摄像机、音频设备(拾音器、麦克风)以及辅助输入输出设备(红外、温感、烟感、警铃等),并考虑传输距离及信号传输损失,有一定的局限性。NVR可以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存储,如DAS、SAN、NAS等,可以采取各种级别的RAID技术实现数据保护,并且NVR的集中存储方式更有利于存储设备的集中部署,从而降低存储设备成本、维护成本、机房成本。DVR系统,存储通常是由DVR内部挂接的多块硬盘或外挂磁盘阵列完成,不便于集中存储设备的部署。但是,需要注意的是DVR由于存储不依赖于网络的连接,因此,网络的中断对其存储功能没有任何影响,而NVR的存储要求网络实时畅通,一旦网络中断,视频录像数据将会丢失,或者需要前端的编码器/IP摄像机具有本地视频数据的缓存功能。存储方式同样决定了两个产品的定位,中小型系统及大规模系统。
NVR系统是真正的数字化、网络化、开放化的系统,配合前端高清摄像机可以实现真正的高清存储与视频转发。如果需要实现真正的高清,从视频的采集、编码压缩、存储到显示各个环节均需要高清支持。当前的高清的实现方式主要是前端的“高清IP摄像机+NVR”的方式实现,高清传感器输出数字化视频信号,然后芯片进行编码压缩,进行网络传输、存储,显示或回放。DVR系统受制于模拟摄像机自身技术、通道传输带宽限制及芯片处理能力限制,无法实现真正的高清视频,最多支持D1分辨率。
评论comment